close

 簡單來說,目前在股票市場中主要有兩種交易模式:

→ 現金交易:指投資人運用現金來買賣股票
→ 信用交易:指投資人透過
融資、融券的方式來買賣股票

一、其中所謂的融資,就是指投資人預期某支個股後續會上漲,但礙於當下他可操作的資金不足,因此先向券商借錢購買該個股,等到股價上漲之後,他再將此股票賣出、還清借款,就可以賺取中間的價差。

EX

某A預期XX股票之後會上漲,但目前手頭上能挪動的資金不足以購買該個股,因此先向券商借6元,自己再出4元購買該股票。爾後假設股價真如小林預期,從10元漲至12元,A此時若將該股票賣出,扣除當初向券商借的6元,自己還可以從中賺了2元。

二、至於融券則恰巧相反指投資人預期後續股價會下跌,但他手頭上並未持有這張股票,依然可繳部分保證金向券商取得這張股票,且當下立即將股票賣出,爾後當股價下跌,他就可以用較便宜的價格買回該張股票、還給券商,藉以賺取中間的價差。

EX

某A今天預期XX股票會下跌,因此他選擇透過融券方式向券商取得該張股票,並立即賣出賺取10元,爾後該個股走勢如小林預期,從10元跌至8元,
小林將該股票買回,並交還券商,自己則從中賺了2元。

 

三、融資融券所承擔的風險:斷頭

或許會讓部分投資新手覺得透過融資、融券來買賣股票,只要操盤時機掌握得當,看起來就像是買空賣空;然而這樣的操作方式,其實也伴隨著不小的風險性,其中一種最常聽見的風險,就是所謂的斷頭。

EX

假設今天某A看漲一檔股票,運用融資的方式買下這張股票(自己出4元,券商借出6元),不料日後股價不漲反跌,雖然小林想再等待回漲的時機,但是當股價跌到一定程度時,券商為了避免自己的損失,就會採取追繳,或強迫小林立刻將股票賣出,這就是所謂的「融資斷頭」,小林若無力償還部份融資,就只能認賠出場。

四、融券也會遇到斷頭的狀況

若小林透過融券的方式取得股票,並將此股票賣出,但此時股價反而上漲,當股價高漲到一定的程度時,券商便會強制小林立刻補回,小林只能用更高的價格買回股票、回給券商,這就是所謂的「融券斷頭」。至於究竟漲、跌到多大的程度,就會發生斷頭的情況呢?這就牽扯到前陣子證交所調整的融資維持率了。

五、融資維持率的變動,會產生什麼影響?

→融資維持率 = 股票現值 ÷ 融資金額

EX

假設今天某A透過融資買進一張100塊的股票,其中60元是由券商借出,此時融資維持率=(100×1000)÷(60×1000) = 167%如果此時股價不漲反跌,跌至90元,且某A並未償還融資,融資維持率則將下滑至(90×1000)÷(60×1000)=150%基本上還不會發生斷頭的情況,
亦即券商尚不會強制小林將股票賣出。

究竟跌至多少時,會發生斷頭呢?

若以新制來看,由於證交所將融資維持率調高至130%,因此當股價跌至78元時,就會發生斷頭情況。(股價×1000)÷(60×1000)=130%(融資維持率)

六、當斷頭警報響起,該如何因應?

從事信用交易的投資人,在面對融資維持率從120%調整至130%的情況下,更需要時時掌握自持股融資維持率的水位高低,若發生斷頭警訊,券商發出追繳通知時,該如何因應?

其中最極端的方法當然是直接將此融資股票賣出、認賠出場。若賣出後股價仍一路下跌,這就是一個漂亮的停損點;但若在賣出後股價卻止跌回升,投資人就必須自行吞下這口怨氣,只能說千金難買早知道。

如果斷頭警訊發生,投資人仍看好此股後續的發展,而不願意立即認賠出場,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可先向券商償還部分融資,只要將融資金額(分母)降低,融資維持率就能拉抬至安全水位之上,可短暫避免斷頭的風險。如上例,若股價已跌至78塊,融資維持率已觸及130%A可選擇先向券商償還1元,此時融資維持率則拉抬至156%。

融資操作得宜,在股票市場中大賺一筆的散戶大有人在,但因應台股漲跌幅放寬至10%,融資維持率亦提升至130%從事信用交易的投資人,必須要更密切盯緊自持股的融資維持率,避免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沒收到券商的追繳通知而遭斷頭。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貸款先生 的頭像
    貸款先生

    貸款先生 X 金融白話

    貸款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